VV升学帮

标题: 看两会代表肯谈中国教育大问题,各抒己见! [打印本页]

作者: xczmm    时间: 2018-3-21 12:34
标题: 看两会代表肯谈中国教育大问题,各抒己见!
全国政协委员、华东师范大学副校长戴立益:
教育变社会主要矛盾,更多体现在教师水平上
    目前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体现在教育上,就是发展的不均衡、不充分。这种因为不均衡而形成的教育差异,造成了薄弱地区教育相对落后的情况。
    当前,各级政府都在加大对薄弱地区的教育投入,但是这些地区与其他地区的教育差距实际上并不表现在硬件与经费方面,而更多体现在学校的办学理念与教师水平上。学校办学的灵魂是校长,因此提升学校发展水平,首先需要校长形成一定的办学理念,并使全体成员形成共识。
    关于整体提升教师质量,我建议从三个层面着手:从长远来看,要改革当前的师范教育,即按照培养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人才的培养目标改革师范教育,培养大批“四有”好老师,从整体上改变教师队伍结构。
    从现阶段来讲,鼓励教师支教、挂职。提倡有教育情怀、有志向的一线教师到教育薄弱地区支教。同时,也可以派行政干部、教学管理者、校长到薄弱地区轮岗,为薄弱地区带去全新的、经得起考验的、可推广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
    另外,要完善教研制度。教研制度是当前我国基础教育的一个特色,它包括教研员与学校内部的教研制度两个层面。当前,基础教育有各级各类教研员网络,以及由教研室、各年级备课组组织的教研制度。加强教研队伍建设,更好、更有效地发挥教研员对基层的指导作用,这样就可以通过“传帮带”解决学校内部教师教学水平不均衡的问题。

全国政协委员、沈阳市副市长姜军:
多措并举破除农村薄弱校顽疾
    薄弱学校的存在,从表面上看是校与校之间的差距,但从社会角度看,是社会发展不均衡的表现。因此,这个难题一定要解决。
    薄弱学校一般都有几个特征。一是硬件条件差,个别学校还是危房。二是没有塑胶跑道。三是缺少食堂。四是没有水冲厕所,不卫生也不安全。最主要的是,薄弱学校缺少好教师。农村条件差,留不住好教师,又缺少教师。这样,学校就不得不大量聘请代课老师,影响了农村学校发展质量。
    这些年,沈阳市在改造农村薄弱校上有一些经验。首先,加大市级财政向农村学校转移支付力度。在市级财政支持下,目前沈阳80%的农村学校实现了拥有塑胶跑道、旱厕改水冲厕所,保障了食堂以及农村特岗教师。其次,由政府主导、学校自愿、社会推动,城市优质校与农村薄弱校手拉手,建立教育集团,共同发展。再其次,建立城域网。城市与农村学校享受同等优质的教学资源,不但学生有提高,教师也有所提高。
    鉴于市级政府的统筹能力远大于县级,我建议,要改变以县为主的教育管理体制,至少要以省为主,市级统筹。同时,还要充分调动社会力量办学的积极性。

11位代表联名提交《关于关注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的建议》呼吁:
关注留守儿童成长问题——抚慰留守儿童的“情感饥饿”
    55858,是湖南省常德市石门县留守儿童的数量;84%,是200个抽样家庭中双亲外出打工的比例;53%,是抽样家庭中留守小学生的比例;70%,是抽样家庭中孩子不希望父母外出打工的比例……
    “由于长期缺少亲情和必要的家庭教育,加上农村现有社会关爱体系不健全,留守儿童的依恋情感很难得到满足,封闭、孤僻、自卑、任性影响着他们的人格发展,导致安全、学习、情感等各方面出现问题。”全国人大代表、湖南省常德市石门县雁池乡苏市学校校长王怀军,把去年该县民政、妇联联合开展的针对留守儿童的入户调查结果带到了两会上。
    调查中的一些数据让人心潮难平:8%的留守儿童生活靠自己照顾,28%的临时监护人身体状况不稳定,52%的留守儿童没有幸福感,仅有6%的留守儿童学习成绩未因父母外出打工受到影响,91.6%的教师认为“父母外出打工的孩子,性格、品德、习惯等都存在不同程度的问题”。
    “能否将留守儿童关爱工作纳入政府绩效考核和综治考核?能否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培育规范化社会公益组织、构建留守儿童关爱网络?能否充分发挥学校教育的主阵地作用?”看到县里第一批建起的82个儿童之家收到实实在在的效果,王怀军一直在思考。
    “一些学者把留守儿童称为‘情感饥饿’的孩子,这些孩子正处在心理发育的重要时期,在学习、生活或人际交往中会产生种种心理苦恼,当他们焦虑、抑郁时,却得不到父母的关爱、理解和帮助,易产生学习压力、人际关系紧张以及敏感、情绪不稳定等问题。”两会上,全国人大代表、杭州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罗卫红与11位代表联名向大会提交了《关于关注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的建议》。
    罗卫红认为,政府可以通过改革户籍制度,完善和推动有关留守儿童与家长共同进城生活的政策,变“留守儿童”为“随行儿童”;学校可以发挥教育优势,建立师生之间“一帮一”或“一帮多”关爱机制,多沟通、多关爱,走进留守儿童的心灵;父母也要增强家庭教育意识,走出留守儿童父母在家庭教育认识上的误区。
[来源:中国教育报]








欢迎光临 VV升学帮 (http://www.vvsxb.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