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V升学帮

标题: 究竟怎样才能学好语文?家长再忙也要陪孩子试试这种好方法 [打印本页]

作者: 晗露妈    时间: 2019-11-18 14:14
标题: 究竟怎样才能学好语文?家长再忙也要陪孩子试试这种好方法
观察一下孩子班上的小学霸,不论是全面发展,还是略有偏科,语文都会是小学霸们学得不错的一门课。

因为,语文不仅是一门课程,更是一项基本素养。语文好的孩子,字词掌握、阅读理解、书写表达、沟通表达等方面都会不错。

这些素养的具备,也是孩子学好其他学科的一个先决条件。所以,语文学得好,就像为孩子打开了奔向学霸之路的一扇门,只有通过了这扇门,孩子的学习能力才能被全面激发出来,学习之路才会变得豁然开朗。

那怎样才算语文学得好?是单纯的考试分数高么?答案显然是否定的。

考试分数高,只是衡量的标准之一。语文真正学得好的孩子,知识面广,接受能力强,综合素养好。他会把学习新内容,拓展新知识当作一件乐事,而非苦差事。

所以,我们通常看到的是,孩子班上的学霸都是十分爱学习,而且会学习的孩子,而自家学习态度一般,甚至成绩有些渣的娃,就像那强扭的瓜,一提学习就是一脸苦相,我们家长付出再多,也是没什么用的。



一、语文到底该怎么学?


说到这儿,想要把自家娃也培养成学霸,或者哪怕娃成不了学霸,也想要娃的期末考试成绩能再往上提一提的家长们,我们就来看一看,到底该怎么学语文吧。

我们就从最简单的语文课说起,以小学语文一年级第一课为例,来说一说,语文到底该怎么学。
第一课教“天、地、人”。现在的孩子们上小学前,肯定都已经会读会写这几个字了。那还学什么呢?

作为家长,如果你这样想的话,那可就大错特错了。

“天、地、人”这3个字,实在是藏着太多的“秘密”,对孩子来说,对于它们的探究,着实是一次津津有味的求知深度游。

首先,可以和孩子谈一谈象形字、甲骨文。

给孩子看一看甲骨文中“天”字的样子,就像一个人顶个大脑袋在走路。头是人体最高的部位,古代人画“天”这个字最早就是用来表示头的,后来才渐渐引申成了头上的天空。直到现在,很多比头顶高的东西的名字里也会有个“天”字,比如天窗、天线。

再给孩子看一看“甲骨文”中“人”的样子,活脱脱一个人的侧面,这个人弯着腰,手向下垂着,好像正在劳动,非常形象。这时,我们就可以顺便给孩子讲一讲什么是“甲骨文”了。

其次,可以给孩子讲一讲关于“天、地、人”的中外神话故事。

对照讲解,我们会发现,中外的神话故事颇有些相似之处:

中国古代神话故事,我们耳熟能详,是从“盘古开天劈地”说起的,然后有了“女娲用泥造人”。而在古希腊神话故事中,世界初始也是一片混沌,然后混沌之神造了地母盖亚,地母盖亚又造出或生出了天空之神、海洋之神等诸神。后来有一位名为普罗米修斯的男神,也用泥巴造了人,还由雅典娜赋予了小泥人智慧。


相信这样生动有趣的一堂课,会让孩子再难忘“天、地、人”这三个字的字形、字义以及它们背后的诸多“小秘密”,从此爱上这种知识丰富跨学科、讲解生动有趣味的“大语文”课。



二、好的语文课什么样?


综合全国知名语文教师对语文这门课的理解,一节好的语文课的判断标准是这样的:

1. 知识讲解准确。这是基础和前提。

2. 抓住孩子兴趣。这是方法和手段。

3. 深入挖掘知识。这是拓展和提升。


上边这张知识大网,十分形象地勾勒出利用关联效应进行语文学习的重要性。以孩子必学的语文课文为圆心,通过关联效应,快速搭建网状知识结构。各知识点之间不同程度的关联效应,使这张跨学科的知识大网庞大而牢固。

只有这样的语文课,才能让孩子从“怕语文”变为“爱语文”,家长不用再去“强扭”,只要陪着孩子循序渐进地认真学习,就能摘得一个漂亮的“瓜”。

届时,孩子不仅培养起语文学习的兴趣,提高了语文考试成绩,更拓宽了知识面,提升了人文素养。通过一门语文课的学习,学懂了文、史、地、生等相关学科,做一名全能学霸。







欢迎光临 VV升学帮 (http://www.vvsxb.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