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V升学帮

标题: 期末助考!初中语文备考内容和备考技巧 [打印本页]

作者: admin    时间: 2018-12-26 14:55
标题: 期末助考!初中语文备考内容和备考技巧
备考内容和备考技巧
一、基础知识备考内容和备考技巧

1.字音、字形:
将第一轮复习中读错的字词、未能辨别出来错字,抄进错题本,集中记忆,并选择适当的专项练习题训练,强化纠错能力。特别要重视形近字、多音字读音。字形则可按意思记忆,以义辨形。
2.成语:
总结自己平常容易用错的成语,重点标记或者剪切粘贴或抄错题本上,定期读背。重视重视近义词、感情色彩、谦敬词的辨析。沿袭近5年的风格,前三道基础选择题皆出自课内“读一读,写一写”及课下注解。
3.病句:
一是熟记几种常见的病句类型及其判断方式。二是根据语言标志,分类练习,掌握一些常规的语病辨析技巧。
4.重点复习名句,理解名句要记清楚正确的书写:把常默写错的抄进错题本,每周定期读背。注意客观选择错误选项的特点:语序错位、有错别字、漏句或词、语序颠倒。
5.文言实词积累,备考策略:
理解、记忆常考文言实词(通假字、古今异义词、词类活用词、多义词),注意课下的注解。需特别强调的是:通假字必须指出通假,再解释,缺一项均不得分,一线教学中经常有同学犯这个错误。
翻译部分要注重“信达雅”。信——要逐字翻译,达——通顺;雅——要和作者的文笔相似(这个要求比较高,中考一般不会要求这么高,做到前两点就可以拿满分了)

二、现代文阅读备考策略

在做阅读的时候要注重文本的细读,要带着思考读题。回到文本,依据文本作答,根据分值注意筛选整合信息。在阅读中要使用圈点勾画的方法,做到精准审题,明确问题的指向。如常规题型有:标题作用及含义、句子赏析题、句子含义题、句子及段落作用题、人物形象分析题、点评探究题等。
非连续性文本方面注意议论文和说明文的文体知识,多练不同主题的文本,掌握信息筛选的规律。
文学类文本:熟悉散文、小说阅读的常考阅读题型,如概括、句子赏析和理解、标题、段落作用、主旨把握等,在掌握住各类型阅读题的答题技巧,多练多总结。

三、写作备考策略

1.加强训练审题。规避跑题、偏题的风险。
2.分类整理素材。备考过程中,有意识地对生活材料进行整理,回顾寻找有感悟的、有意义的或者有趣味的生活素材,重视关于“爱好、独特爱好、独特美食、独特的人、独特的植物、独特的场面、独特的旅行”等素材的积累,可以放在不同的文章中间,不同题目都可以写进去。写一篇自己爱好的文章反复修改。这里要特别提醒各位考生,切不可宿构:同一素材,不同题目要彻底忘掉为之前问题所写的文章,重新为新的题目谋篇布局。
3.拟写作文提纲。养成“构思要在下笔前”的良好写作习惯。先拟写提纲,再动笔成文,能十分有效地避免考场作文最常出现的错误——审题错误,详略不得当,中心不突出,文章结构不合理的错误。

    初中语文复习的要点

    一.基础知识

    基础知识包括字音、成语、病句、句子排序、修辞、标点、文学常识。这些知识点基本来源于书本。
    1、字音、成语。
    期末考查的字词一般出自每课书后的“读读写写”列表及课本下注释,因此同学们需对照列表和课后注释,逐课清查回顾,碰到自己记忆不清晰或易混淆的词语,及时记录在笔记本上,化多为少,精简词语,建立自己的生字库。
    2、病句、句子排序、修辞、标点。
    复习时把平时习题册、测验卷等相关错题再看看,归纳总结掌握这些题目的解题要领、方法、技巧等。
    3、文学常识。
    复习课本中每篇课文关于文学常识的课下注释,特别注意识记课文的出处、体裁、主题、写法、重要作家的代表作、古代作家的朝代、外国作家的国籍等。
    二.背诵默写
    默写题一般由两个部分组成,直接性默写和理解性默写。直接默写即给上句写下句,或是给下句写上句;理解性默写即给出语境,默写古诗文。
    这就需要同学们不仅能够熟练背诵课本上所有要求背诵的篇目,同时也要理解牢记关键句的解析,能清楚知道诗句表达的意思、意境、思想感情等。
    这部分基本上就是默写古诗词和文言文名言名句,所以务必把本学期要求背诵的古诗词全部抽时间抽时间背一遍,边背边记下生涩的字词的字形,避免光会背不会写的尴尬。如果有时间自己默写一遍就更保险了。
    三.阅读题
    阅读题有文言文阅读、现代文阅读和名著阅读三部分。
    (一)文言文阅读
    初中阶段的文言文阅读,常以课内外相关篇目的比较阅读进行考查。
    1、课内落实
    我们在复习中不可丢开教材,而要重新回归教材,对教材中的知识点进行分类整理。
    ①实词的复习,应以课下注释为主,注意通假字、词类活用、古今异义、一词多义的分类整理;
    ②虚词的复习,更要注意归纳整理,能做到篇与篇之间的融会贯通;
    ③文言句子的翻译,要特别关注课下的注释,尤其是倒装、省略、判断等特殊句式更应灵活运用,力求每篇文章中的重点句子都进行准确翻译。
    ④课文内容的理解分析,要特别注意课文人物形象、写作手法、主题思想等的归纳。
    2、课外迁移
    对于课外古文,我们首先要克服畏难情绪。其实课外古文的阅读,考查的正是课内知识的迁移运用。因此,在进行课内知识复习的基础上,要加强课外相关篇目的阅读训练,学会用课内知识读懂课外文言文,提升知识迁移运用的能力。
    (二)现代文阅读
    现代文阅读一般考2篇课外阅读:初一考2篇课外记叙文,初二考说明文和记叙文,初三考议论文和记叙文。
    现代文阅读是必考的题目,根据以下步骤,结合具体例文反复练习,方能出奇制胜:
    说明文阅读复习建议:
    1、克服畏难情绪,到文章中寻找答案;
    2、寻准并勾画关键语句,凸显重点。关键句一般会出现在标题、段首和段尾;
    3、根据关键句概括文段主要内容,然后理解文段之间的关系,就能理清文章思路;
    4、根据文章结构,理清说明顺序;
    5、辨识说明方法,结合具体的文本信息叙述作用;
    6、结合具体语境,品析词语、句子的含义以及文章的语言特色。特别关注语言的准确性;
    7、根据文章的内容、语言和写法产生自己的心得看法;
    8、借助参考答案,完善自己的语言表述。
    议论文阅读复习建议:
    1、掌握有关议论文的文体知识,准确掌握论点、论据、论证方法等知识;
    2、阅读议论文,首先需要弄明白文章的中心论点和分论点;
    3、要注意把握文章的论证结构,也就是要注意从整体上把握文章意义之间的关系。要从中心论点着手,逐层分解,找出支撑中心论点的分论点,以此构成全文的严谨的论证框架,事实上就是要拟出一个内容提纲;
    4、掌握各考点的答题技巧,选择典型试题有针对性地进行训练,培养规范的答题习惯。
    记叙文阅读复习建议:
    1、需要明白、掌握、熟知的记叙文知识是:作品的六要素,即人物(小说中的人物)、时间(小说中的环境)、地点(小说中的环境)、事件(小说中的情节)的起因、经过和结果。并学会利用要素概括文章内容;会区分五种表达方式、明白它们的基本作用;
    2、熟悉叙事类作品的“人称”“叙述顺序”及不同作用;
    3、明白记叙文的线索应包含:人线、物线、情线、事线、时线、地线;会区分掌握叙事类文体的一般性表现手法,即描写、衬托、渲染、对比、伏笔、铺垫、象征、比喻、以小见大、欲扬先抑、借景抒情、托物言志等手法;知晓初中常见修辞手法的特征及表达作用、句式语气的基本特点及表达效果;
    4、学会结合上下文分析、鉴赏文章字、词、句的表达作用,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三)名著阅读
    每册语文书都会要求阅读2-3本名著,考试会针对名著的书名、作家名字、国籍、主要内容、人物形象、写作手法、中心主旨等设置填空题和简答题。复习时须在认真品读完名著后,正确识记作家作品的相关内容。
    特别提一下,字音、成语、文学常识、古诗文背默、文言文阅读、名著阅读,这些知识的掌握,背诵是重要途径。建议在这一个月制定一个背诵计划,如每天定时定量背诵一部分文学常识、一首古诗、一篇古文(在背诵古文的时候,需明确每一字、每一句的翻译),将这个背诵计划实施两遍,你会发现这个版块的满分就是为你准备的。丰盛的午餐永远只等待有准备的人,同学们,努力的时刻到了。
    作文是靠平时多练多积累,临时抱佛脚作用不大。不过,同学们可以把进入初中后自己所写的文章搜集整理一下,编制一个自己的“作文档案”,按“家庭生活”“校园生活”“社会生活”“自然撷趣”“想象世界”等分类(也可自创分类标准),完成素材的积累。
    在完成素材整理积累的基础上,站在自己现在心智更加成熟,写作经验更加丰富的“高度”上回看并修改“旧作”,如有困难,可以从老师同学处寻求帮助,从立意、结构、详略、语言、点题方式等方面打磨“旧作”,在不断的修改中变“旧作”为“新作”,变“旧作”为“佳作”,也让自己的作文水品进入“新天地”。
    四.写作应注意
    1、完整叙事
    写清记叙文的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结果,把事情经过交代清楚,除此在行文的过程中要围绕一个中心来写,特别注意叙事的顺序,安排好文章的开头和结尾,使文章成一个“风头”“猪肚”“豹尾”的完整结构。
    2、抒写真情实感
    “感人心者在乎真”文章是表情达意的,情是文章的灵魂。要从自己的生活经历中挖掘值得写的人和事,用自己的语言写出发自内心的真实感受和认识。切忌编造故事、虚假叙事,要写自己的真实经历,唯有真情才亲切感人。
    3、从生活中撷取素材
    可将平时的练笔、日记、周记进行分类整理。如:亲情类、校园类、励志类等做好素材的储备;还可以重温主题六个单元的名篇,依托教材借鉴写作技巧和选材方式。另外,从家庭、学校、社会中撷取生活中的动情点,在平凡的小事中抒写对生活的感悟。

初中语文思维导图













欢迎光临 VV升学帮 (http://www.vvsxb.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