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V升学帮

标题: [转载]:成都教育减负20条,家长有话要说 [打印本页]

作者: xczmm    时间: 2018-1-11 11:10
标题: [转载]:成都教育减负20条,家长有话要说
成都教育减负20条,针针见血!
招招戳中泪点!
我要点赞几点!
质疑几点!请容我说话

客观的说一句,成都教育局2018年开年一号文件:减负主题,引发了众多家长的讨论,惊醒了众多家长。
从文件精神上看,这是一个全方位解决这两年来诸多家长针对教育、教学、培训吐槽现象、质疑教育不做为的一种有效方式:全方位减负,家长、老师、孩子三方都减了,不再被各种作业问题、升学问题、培训问题多方鸡血,让诸多负面弁言消声了。
但是,是喜是忧?多方沉寂之后,又会有什么样的问题出现呢?

作为家长,细读了文件之后,有几点我要大力点赞,但有几点,我还有质疑,当然这种质疑不是说抵制或抵触,而是指这几点在施行的过程中有难度。
文中的大篇叙述就不罗列了,仅针对我点赞和质疑的几点谈一谈。当然,这仅是我个人的一家之言,不吐不快。

———————————————————————————————————————————
点   赞
点赞第二条:“一年级新生实行“零起点”教学,要基于学生认知能力开展有效教学,不忽视学生差异,不赶超进度,不增加难度,不随意拔高教学和评价要求。
点赞原因:一年级的“零起点”教学,对新一幼小的家长有多重要不言而喻,2017年某思的课外培训体系延伸到幼小群体,引发了很多幼小阶段家长的恐慌;同一时间,各种民间的所谓幼升小培训机构如雨后春笋般冒出新芽,同时显现的也是幼小衔接培训内容的问题:幼小衔接很多变相成为托管,很多机构老师是否具备一定的幼小培训资质?有没有一定幼儿心理的研究?

幼升小培训:一节课1小时-1.5小时,收费150元,培训什么?拼音、还是数字书写?还是背着小手先静坐20分种,练习定力?作为家长委实想不通。

点赞第四条:各区(市)县教育行政部门要指导学校建立作业调研、调控及年级作业集体设计等制度。各学校要将作业量控制纳入学校常规管理,明确作业研发、审核、总量控制等环节的责任人,积极推行精选分层等作业布置改革,建立分年级、分班各学科作业量、学生完成作业时间的统筹和公布制度。
点赞原因:把作业纳入指导工作,学校宏观把控,分级、分班设计作业量和作业时间,这个细节性的跟进确实难得。

点赞第六条:严禁布置惩罚性作业,不得将家庭作业变成家长作业。应要求学生抄写所布置的作业项目。鼓励教师布置重在促进运用与学生自我体验的实践性作业。
点赞原因:孩子的事情就应该是孩子自己来完成,完成不了或无法完成那是作业设计的问题、或个体差异问题,这是正常的。老师和家长要能包容孩子在成长过程中的不完美,不能因为想达到心理或书面视觉的完美而替代孩子做他(她)该做的事情。至于家长想帮自家的孩子拓展学习,那是家庭教育的事情,不应纳入家校配合的硬性指标。

点赞第七条:教师应认真批改作业,不得要求家长批改、检查教师布置的作业并签字。指导学生减少随身携带书籍,切实减轻书包重量。
点赞原因:学生作业质量反映他(她)的课内学习情况,家长帮助批改变相的掩盖了孩子真实的学习情况,不利老师及时发现孩子的学习问题。
但此点也略有质疑:作业量的完成与否家长督促检查还是必须要做的,比如老师布置了10道题,孩子只做了3-5道,这种情况交给老师处理已是置后情况了,会造成:老师要求孩子补做,新作业又来了,又做不完,这种恶性循环的结果就是,孩子在学习上懒,学习任务堆积,最后不想学习......所以,检查,要看怎么检查?

点赞第九条:科学保障学生睡眠时间,小学、初中学生每天睡眠时间应分别不少于10小时、9小时。
点赞原因:孩子成长的各个时间段都有科学的睡眠时间要求,如果因为学习压缩休息时间,说明几方面的问题:学习效率低、学习任务量过大、学习过程中的专注度不足等等,从原因着手解决学习效率、时间管理的问题,让孩子以饱满的精神状态进入是最佳的学习状态。保证睡眠很重要。

点赞第十条:严禁学校组织、要求、推荐学生参加有偿补课。严禁学校与校外机构联合进行有偿补课。严禁各级各类学校为校外机构有偿补课、学科竞赛、考(测)试提供场地、教学设施或学生信息。
点赞原因:校内老师专心教学,即便是个别学生成绩不是很理想,个别需要提升,老师在正常教学时间适当辅导是必要的。有偿补习,因为金钱的介入,影响了家长和老师之间的正常沟通。当然,这个需要对教师的薪资上有一定的保障才能有效实施。在这点上,不要把教师“神”话很重要,教师,首先是一份职业,并不是每个人都把它当成事业来做的,无私奉献这一点,在当今社会任谁都无法做到。

点赞第十一条:严禁在职教师组织、要求、推荐和诱导学生参加任何形式的有偿补课。严禁在职教师参加校外机构或由其他教师、家长、家长委员会等组织的有偿补课。严禁在职教师为校外机构或他人介绍生源、提供相关信息。
点赞原因:在校老师要求、推荐补习还说得过去,但诱导学习参加有偿补课就有点过了,这还不是个别现象:很多家长反映,现在大部分的私立校,这种情况非常明显。私立校本就是高价收费校,再加上诱导型补课,贵族教育就"更贵",而这种""仅仅反映在金钱,并没有反映在灵魂上。

点赞第十二条:学校要办好家长学校,沟通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引导家长从学生身心健康出发,理性关注学生学业水平,合理规划学生校外时间,切实改变“学校减负、家庭增负、校内减负、校外增负”现象。
点赞原因:“学校减负、家庭增负、校内减负、校外增负”这种现象一定要杜绝,不然减负将成为一纸空文。

点赞第十六条:禁止学校通过家长微信群、qq群等任何形式公布学生的考(测)试成绩和名次。禁止区(市)县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公布学生考试成绩和排列名次。
点赞原因:家长交流群本就是一个焦虑的群体,更多的应该是家校配合共同完成孩子的家庭教育和学校教学完美结合。但,往往事与愿违,很多家长平时不说话,不交流,唯独成绩排名出现后,冒泡,问老师孩子近期的表现?为什么成绩这么差?在某些家长群,成绩排名已成了家长炫耀,老师打压的一种方式,稍一不慎就引发各种声音,弄得双方都难做。家教交流群,更多的应该是家庭教育的引导、分享;孩子在校和在家学习的有效结合和督促。

点赞第十七条:禁止义务教育阶段学校举办或委托培训机构举办任何形式的与入学挂钩的选拔性考试、测试或排位赛;禁止组织、动员学生参加社会各类机构以各种名义举办的各类学科竞赛活动。禁止学校将“奥赛”、“华赛”等学科竞赛成绩与小升初挂钩。
点赞原因:成都培训机构这几年发展迅速,大部分机构介入小升初升学,绑定学生参与培训,参加选拔,环环相扣,家长为了升学,明知被宰依然很无奈。还有就是集团内培训,各种营,各种赛,各种排名,把小升初的战火烧得通天红,这些细节就不用说了。
禁了,清静多了,也许今年的家长适应不了,那是因为前期的后遗症在发作。淡定下来细想一下,最终受益的还是家长和孩子。

———————————————————————————————————————————
质   疑

质疑第五条:小学一、二年级不得布置书面家庭作业,其余年级书面家庭作业总量每天不超过1小时。初中学生每天书面家庭作业总量应控制在1.5小时以内。鼓励布置弹性作业、体育锻炼等。
质疑原因:1. 小学一二年级不布置家庭作业,小学初学的基本知识如何巩固,这就要学校的老师下功夫了。
                2. 小学作业时间控制在1小时,初中作业控制在1.5小时,这个谁来监督?大家都知道每个孩子对知识的吸收是不一样的,课堂效果好,课内知识能达到80%吸收度,那是极好的了,作业是验证课堂学习效果的有效手段之一,如果孩子的课堂效率高,直接的结果就是:作业定时完成应该没问题(理想状态);如果课堂效果不高,课堂知识的吸收消化不足30%左右,那家庭作业时间怕是1小时或1.5小时是完成不了的。
                3. 这个时间限制,还需要考虑一些细节问题:孩子学习的专注度(边玩边作业、还是专注作业?); 父母不在身边的情况下,有的小学段的小朋友书面作业有可能做2-3个小时还做不完.......。例如,初中学习,同一个班,同样的书面作业要求,有的孩子就能在1.5小时或2小时内完成,有的孩子却要用4-5小时,甚至更长时间,所在这个时间如何界定?只要特例存在,必然就有不和谐的声音。

质疑第八条:科学安排、科学保障学生学习时间,小学、初中走读生每天在校集中学习时间分别不超过6小时、7小时。小学不得早于830、初中不得早于8:00安排统一的教育教学活动,不得占用学生自习及午休时间。不得组织走读生上晚自习,寄宿生晚自习结束时间不晚于21:30
质疑原因:在校集中学习时间不超过6-7小时,算一下,如果没有老人帮扶,正常的双职工是无法接送孩子的。让我们来算一算:从早800送进学校,那下午1500-1600左右就要接回家的,但成都一般职业工作时间是早九晚五:也就是下午1730左右才下班,再去接孩子基本是1800,如果没有完善的课后托管体系的保证,势必产生让父母两人面临牺牲一方工作的局面,家庭压力势必增大。
所以,亲爱的教育局亲们,要考虑民生啊。

质疑第十八条:......不得统一要求家长购买电子设备或需付费的软件用于上课、作业等教育教学活动,并指导学生合理控制使用移动终端的时间,原则上一次连续使用时间不超过20分钟,一天累计使用时间小学生不超过60分钟,初中生不超过100分钟。
质疑原因:目前很多学校的云教育课堂使用电子设备作为教学工具,老师可以提前下发预习课件,上课时针对孩子不同情况进行教学。如果用上述这个时间来衡量,多半这种教学方式无法开展下去。这个动作对很多学校来讲,可以说是要伤筋动骨的。

以上是身为家长的我,对这个冲击巨大的市教育局20181号文的看法。仅供参考。






欢迎光临 VV升学帮 (http://www.vvsxb.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